MCPLive > 杂志文章 > 低价=沉沦 国内平板市场亟需规范

低价=沉沦 国内平板市场亟需规范

2014-05-05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2014年3月下

“刷微博、看微信、看视频、逛淘宝、看电子书……之前使用电脑做的事情,现在躺沙发上用平板都能完成。”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将自己的互联网装备从传统的电脑更换为简单易用的平板。移动互联催动着平板市场的蓬勃发展,但是当市场上涌现出数十个知名或者不知名的平板品牌,当平板的价格从数千元到两百多元出现天壤之别,当国产平板在低价市场上厮杀得血肉模糊的时候,我们不禁有些担心:谁来保护低价平板用户的利益?国内平板市场究竟如何健康发展?

新的轮回:没有低价、只有更低价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在今年1月发布报告称,2013年全年全球平板的出货量为2.171亿台,较2012年增长了50.6%。而在中国市场,较之两年前,国产平板销量翻两番不止,国内平板市场的产品型号不下200种,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但拨开表象不难看出,眼下国内平板市场格局宛如一个跷跷板,一边是苹果、三星傲视群雄,另一端则是鱼龙混杂。价格方面也是泾渭分明,iPad仍死守高端市场,其他各路英雄则避苹果锋芒,抢占中低端市场。

针对国内平板市场,此前还有一份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市场前三甲仍被苹果、三星与联想占据。第四至第七名之间的品牌差距并不明显。而且从价格段来看,售价在千元以内的低价平板才是国产平板市场的主角。由于品牌与白牌机种的激烈竞争,一、二线品牌平板开始向低端市场拓展,如宏碁就推出了售价仅为599元的Tab 7,华硕MeMOPad HD7在京东也仅售699元,采用全志A31S方案的惠普Compaq7也打出了799元的低价。这使得小品牌、白牌平板在国内市场的生存空间变得更小,唯有在价格上一低再低,制造噱头、吸引消费者,因此至今低阶的入门机型零售价格已降到300元以下。

平板产业链日趋成熟,生产成本降低是国产平板价格走低的一个因素。近几个月来,全志科技等企业的芯片价格降幅超过了二分之一,四核芯片目前仅售8美元一颗,这大约相当于英伟达等一流芯片设计商同类芯片产品价格的三分之一。除了性能不错外,国产芯片商通常可以提供从研发、生产到后续升级一条龙的配套服务,对平板厂商的研发能力没有太高要求,芯片采购成本更是低廉,极大降低了生产门槛。

出货方式向低成本渠道转移,也降低了国产平板的价格。目前很多国产平板将网上销售作为了重要的出货渠道,同时不少国产平板厂商也正慢慢走向小米的推广模式,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炒作,在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上进行充分的产品宣传。

不过,这些低价手段只能作用一时,而且对于整个平板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害无益。现在的国内平板市场,仿佛就像当年的MP3、PMP市场,又一次开始了新的轮回。

平板软件的优化与硬件设计同样重要
平板软件的优化与硬件设计同样重要

平板软件的优化与硬件设计同样重要
凭借低价通过淘宝等网店销售成为了大量小品牌和白牌平板的主要渠道

系统优化、应用定制仍有短板

虽然从硬件规格、外形设计上,近年国产平板已经与时俱进,但系统优化与应用定制仍存在明显欠缺。Android的开放机制允许各个品牌自由使用统一的基础系统,但是如何优化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却完全依赖平板厂商的投入和实力。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在系统优化,还是在软件定制上,一些平板厂商仍缺乏足够的努力和诚意。他们为了抢占有利的上市时间,匆忙将并不完善的产品推向市场,导致低价平板各种故障频发。比如之前曾经普遍存在的无法充电、无法开机的问题,虽然有工程师解释这属于芯片方案的设计缺陷,但是如果平板厂商能够进行足够的测试,那么这种问题就不会在消费者使用阶段才暴露出来。当然,这或许并不是国产平板厂商单方面能够解决的,芯片方案提供商也有一定的责任。

另外,从个性化软件和服务应用上,我们依然能看出小厂商在“软”改进方面缺少诚意。目前一些平板厂商普遍还停留在简单修改界面并预装第三方软件上,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改进。相反,三星、联想、华硕等一线平板厂商会针对当前系统进行深度的优化,并安装定制的个性化软件和服务。过度强调价格,而忽视体验方面的改进,几乎成为了目前国产平板市场的顽疾。

跟风设计的低价平板在边角、按键以及接口的处理上难尽如人意。
跟风设计的低价平板在边角、按键以及接口的处理上难尽如人意。

设计跟风,但细节仍需改进。

在新一代iPad及四核处理器的催化下,今年国产平板也引发了一轮升级浪潮,在用料、设计、做工上有着明显的改进。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依旧没有摆脱这样的弊病,比如设计仍都存在明显的iPad痕迹,消费者一走进卖场往往会迷失在一片“Pad”海洋之中。同时在低成本的追求过程中,细节设计(接口/摄像头位置、握持/按键手感等等),做工质量(接缝是否严密、材质细腻程度、框架稳固与否等等)方面仍或多或少有改进的空间。

大家都知道金属材质对于机身强度、散热等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有很多国产平板也开始逐渐应用相关材质,在产品宣传上也会大力提及旗下产品用上了金属材质。但不少产品的金属元素多限于机身背盖部分,与屏幕之间通常夹杂着一条塑料边框,三者夹杂在一起很容易引起接缝过大、翘边或按压时的咯咯声。而且不少国产平板外壳开始变得越来越薄,甚至我们的手从背后轻轻按压就会在机身正面泛起十分明显的波纹,给人一种“林妹妹”的感觉。究其原因,一个是内部做工不够紧凑,没有设计完善的支撑结构,另一个原因就是金属面板厚度太薄造成的强度不足。如今,价格稍高一点的国产平板通常都会改用将金属材质扩展到整块背壳及框架上的一体化设计,保证了机身结构的坚固性并极大地提升了手感。

在平板的各项配置中,屏幕显示是用户接触多、感受直接的地方。而屏幕的进化也算是国产平板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初的单点电阻屏幕,到现在的多点电容屏幕,从普通TN屏到现在主流的IPS屏,从800×480的分辨率到视网膜屏幕,这些基础规格的提升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但是屏幕触控却是容易被人忽略的环节。一些国产平板为了降低成本,在屏幕所使用的贴合工艺、玻璃盖板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另外触控IC方面的质量和规格也给触控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比如当划动应用程序菜单的时候,触控操作不稳定,而且页面漂移问题明显。对于依赖触摸操作的平板产品来说,这样的问题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连Cortex-A7 1.2GHz也可以被称为高性能四核,那还要A9、A12、A15做什么?
如果连Cortex-A7 1.2GHz也可以被称为高性能四核,那还要A9、A12、A15做什么?

宣传泡沫已经成为习惯

说到“忽悠”的水准,估计《卖拐》系列小品中的赵本山也得向一些国内平板厂商取经。看看这些平板厂商的宣传海报,到处都充斥着“忽悠”性的夸大其词。把一个本来低价位、低性能的东西,吹嘘成“全球强、全球第一”,让用户购买以后大呼上当。

夸大性能描述是常见的“忽悠”方式。有些平板厂商官方宣传时把自己用的Cortex-A7四核处理器写成“先进”、“节能”、“高性能”,其实Cortex-A7就是个蜡枪头,四核的性能甚至不及一些Cortex-A9双核处理器。而且厂商在宣传中的测试数据往往来自旧版测试软件,甚至有些直接采用作弊的手段。了解安兔兔的用户都知道,安兔兔4.0之前的版本很多产品都能跑出高分,而从安兔兔4.0开始改变了计算方式,很多之前能跑2万分的平板,用新安兔兔测试成绩往往缩水30~40%。比如某厂商的平板打着2.0GHz 四核A9处理器的旗号,宣称安兔兔成绩高达3W,但偏偏没提到安兔兔软件的具体版本。

屏幕触控规格是目前平板市场另一个陷阱多发区,很多宣称多点触控的平板,带回家拿软件一测却只有两点。两点就是多点触控?多点触控难道不是指三点以上吗?此外,平板一般配备前后摄像头,这样一个如此普通的功能也成为厂商忽悠的对象。比如有些低价平板后摄像头仅为200万像素的配置,但厂商却敢宣称500万像素,这实际上就和当初数码相机、电脑摄像头市场曾经存在的问题一样,用像素软件插值算法代替真正的有效像素值。

平板市场还有一个忽悠人的地方就是续航能力。一些品牌为了吸引用户购买,特意在产品包装盒上写上“续航可达10小时”等字样,但这往往是极特殊情况下才能测得的数据,与正常使用环境相差甚远,对消费者造成误导。另外,很多7英寸机型在刚使用时还能勉强用5小时,但超过3、4个月后电池续航能力就会严重下降,一部电影都看不完。这样的情况多是因为平板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当长时间运行时散热问题严重导致电池寿命受损。同时,一些产品使用的电池质量较差也是造成该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

在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习惯的现代生活,多数人没时间验证一个厂商的宣传是否真实可信,这让制造虚假宣传的厂家有了可乘之机。但如此夸张的宣传,无疑已经超过了厂商应有的道德底线。其实单就产品性能而言,很多国产品牌并不输于洋品牌,工业设计也已经与国际接轨,可如果为了多卖产品,就出现浮夸和虚假的宣传行为,将来的市场会变成什么样?一个品牌进行虚假宣传,短期内势必获利,提升市场份额;如果持续下去,就可能出现更多商家照方抓药,加入虚假宣传的行列,从而让市场更加混乱,终受害的就是广大消费者。

品质与成本之惑:一切都是为了省!

在用户挑剔的眼光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双重影响下,一些平板厂商不断打破价格底线,却不得不面对在硬件“软”实力的缺失。技术决定了硬件的发挥和诸如屏幕、续航等细致体验的反馈,但很多平板厂商都是以组装为主,只能把硬件配置作为了主要卖点。而受限于成本考量,为了实现低价,其内部硬件选择、用料就不得不进行妥协。

就拿产品设计为例,防滚架是在中高端平板中比较常见的用于稳固机身、保护元器件的设计,低价平板中应用防滚架的非常少,较高的成本是限制防滚架普及的重要因素。防滚架要开模、塑料壳电池也得定制尺寸,成本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一些平板厂商为了进行机海战术推高销量,很难对每一个产品的模具进行精雕细琢,防滚架自然也是能省就省。

同时很多厂商还喜欢在触控IC上省钱,比如在9.7英寸平板上采用墩泰FT5506(仅支持8~9英寸)触控IC,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触控稳定性差。同时采用公模设计也是低价平板省成本的手法,目前芯片商直接提供了解决方案,或者PCBA,然后厂家直接买元器件堆上去就行了。更有甚者,有些直接是提供整机,改一下开机Logo,做个外壳之类的就往市场投放,低价平板市场上几乎都是“同胞兄弟”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低价平板很多都采用的是软包锂电池。所谓软包,就是聚合物液态软包锂电池,即电芯外部是用铝塑膜包装的,不是用铝壳或钢壳装的。这种电池的优点是成本低,而且尺寸非常灵活,适合机海战术的需求。但是铝塑膜寿命较短,而且要增加电池的容量就只能增加其尺寸,而不能加大厚度,因为加大厚度到一定程度后,铝塑膜就很容易破损。这种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容易因电池过充、过放或者长期使用而鼓胀泄露。相对而言,比较正规的品牌平板采用的都是硬封锂聚合物电池。类似的差异还存在于屏幕显示效果、摄像头拍摄质量、散热设计等环节,也正是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细节,终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可以说,低价成为了平板品质集体堕落的主要原因。

产品是否用心,只要拆开机子就可以一目了然。

产品是否用心,只要拆开机子就可以一目了然。
产品是否用心,只要拆开机子就可以一目了然。

售后:让等待成为习惯

低价、低品质,是造成低价平板质量问题频出的根源。而在售后保障方面,国产平板所要走的路也依然很长。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只有联想、华硕等少数品牌有能力在全国主要城市覆盖维修网点,而更多生产Android平板的三、四线品牌则没有足够的售后渠道。如果你在线上购买并且超过包退换期,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需要用户自费将产品寄回厂商原址才能维修。而线下购买的,如果是在退换期内,卖场还可以直接退换;如果过了退换期,除非是系统问题,否者在遭遇硬件问题时用户只能等待漫长的返厂维修。不少朋友买低价平板没多久就放在一边吃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平板出现问题后维修太麻烦。

写的后

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国产平板能以500元的产品就实现一线国际品牌1000元甚至2000元产品的性能和功能,这500元的价差自然会体现在种种不足上。不过,国产平板的品质和服务始终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国产平板从性能更新换代到现在,我们一直能看到它在不断进步,从早的性能上一无是处到如今已经能流畅满足用户的一般应用,拥有还算不错的稳定性。国产平板在这背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其产品在功能设计、外观设计以及制造工艺上和一线国际厂商间的巨大差异。另外,国产平板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以及某些小品牌及白牌产品肆意低价竞争、破坏市场环境的做法,也加剧了国产平板市场的恶化,同时也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对此,我们也希望更多有原则的平板厂商能够携手共同规范市场,让消费者信赖、认可国产平板,从而使整个平板市场健康发展。

这样的售后条款距离“人性化”实在太远
这样的售后条款距离“人性化”实在太远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